九游官网· (中国)官方网站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文字:各学院  发布日期:2022-04-27  浏览次数: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同中国人民大学师生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九游官网· (中国)官方网站师生高度关注,纷纷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播、微信微博等媒体收听收看。

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亲切关怀。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 陈翔:历经一百多年而尚在进行之中的中国社会,基于两个理由,我们应当重视与推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进程。第一,坚持植根中国做学问,即增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植根中国做学问的自信心和主动性。第二,发展中的中国也是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即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跨学科、跨领域的集中攻关,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相结合中阐明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所以然”“所以必然”。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本身的发展,关系到中国在国际话语权上的重大担当,即综合国力、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与国家的地位相向而行。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方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努力充实自我,努力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为国家的科学技术创新作贡献,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在全世界的视野中发出中国最强音。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李骏: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再次指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近期正在讲授“高等教育管理专题”研究生课程,通过课堂上与研究生们一起回顾中国走过的高等教育历程,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叮嘱有了更深的体会。坚持党的领导,在师生中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传承好红色基因,锻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治学本领高强的教师队伍的必要前提与手段。高校基层学院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建设好教师队伍,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

经济学院副院长 崔向阳: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前夕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感到备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新形势下如何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而深远。要办好世界一流大学,坚持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南财在长期发展中,已经形成了显著的特色和优势,未来要进一步立足“财经底色”和“粮食特色”两大优势,不断提升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学院副教授 段继红:“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我们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宗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是立足中国国情的,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人才服务的,培养出的应该是忠诚于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且能够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人才,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人才。这就要求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构建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具备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的特点。

经济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1901班 陆丽珏:中国青年正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冬奥盛会上,中国运动健儿们奋勇搏击、奔跑追梦、披荆斩棘,彰显青年一代的闯劲、锐气和担当;疫情抗击战中,中国青年积极投身抗疫队伍,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青春唱响“战疫”之歌……正如中国冰雪健儿苏翊鸣在信中写的:“我们出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成长在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十分幸运的。”但我们也有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未来十年,年轻一代也即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希望更多人在更多的领域,听到青年的声音。我们有自信成为更具创造力的青年,这自信不仅来源于我们看过世界的开阔,更来自于祖国强大给我们带来的底气!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诲,努力学习、志存高远、报效祖国,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

金融学院金融1901班 吴清怡: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挑战杯竞赛,让我在不断地挑战自己中学习到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收获新的感悟,一步步地朝梦想前进。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我对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也有了更深刻的体悟。我会脚踏实地,肩负起新时代大学生的时代使命,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远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金融学院金融1902班 吴诗茵:奋斗新青年,追梦新时代。生而逢盛世,青年当有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我辈青年要肩负起使命与担当。我们要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秉持青年精神,加强修养,立足实践,自强创新,团结一致,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我辈青年,以理想为帆,不惧远航!以奋斗为桨,不畏风浪!青春奋斗正当时,不负韶华不负己!

国际经贸学院国贸2004班 徐骏: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作为中国青年,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赤诚从未改变,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平凡岗位上奋斗奉献,在社会文明建设中引风气之先,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作为青年我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

公共管理学院20级劳动经济学研究生 潇涵: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乘着改革开放的快车,享受着先辈与同辈披荆斩棘所换来的幸福。我们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青年的我们应该有责任、有担当,努力把自己铸造成器,成为一个有能力、有资格、有基础去服务人民和社会的人。我们要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永葆拼搏奋进的人生态度,努力打磨专业技能,积极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勇于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在担当中锤炼意志,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跑出我们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外国语学院英语2001班 庞聪娜:作为退伍大学生,我将继续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发扬退伍不褪色的精神,把困难当“垫脚石”,把本领当“护身符”,把奉献当“代名词”,以迎上去的作风和敢吃苦的劲头,不负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立足新征程,新时代青年要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奋进者和奉献者,书写一起向未来的精彩华章,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各学院)

版权所有  九游官网· (中国)官方网站  |  苏ICP备11032101号  |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12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