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local/8/FC/DD/9AA22A2A749612349083A0E9D4F_A3309DB0_18FB6.jpg)
法学院学子“云”游博物馆
英语1902班戴靓秋同学英文展示张家港博物馆
数千年沧海桑田,曾经的辉煌和传奇渐渐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鲜为人知。而博物馆,就好似一扇穿越之窗,带领我们重见历史文明的辉煌和传奇。“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九游官网· (中国)官方网站学子开启了别样的博物馆“打卡”之旅。
法学院开展了“云游博物馆”奇妙之旅活动。同学们纷纷相约“云模式”,足不出户领略博物馆的风貌,以别样的形式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在南京博物院,同学们通过“云端”近距离感受六朝古都的魅力。透雕人鸟兽玉饰件、金蝉玉叶、银缕玉衣等“镇馆之宝”都呈现在同学们眼前,六朝古都的文化底蕴一览无余。王思语同学说到,“一个个全方位展览让我隔着屏幕感受历史的魅力,中华文脉,苏韵流芳,跨越时空悠久的历史为南京博物馆的‘一院六馆’注入一份厚重,也让我对求学的这座城市加深了解,感受到了金陵城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在苏州博物馆,同学们仿佛走进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坐在船上,沿着河道,欣赏灰瓦白墙的古民居,千年前的时光,随着江南温柔的清风,划过波光粼粼的水面,徐徐展开。在故宫博物馆,同学们通过屏幕仿佛已置身于故宫的广场之中,手指轻轻地拨动,可以全方位观赏广场各个方位的宫殿,缪王达同学说到,“平常去参观故宫,现场往往人山人海,现在云游故宫,可收获‘专游故宫’的美妙体验。还记得常有人说,每到落雪时,北京城变成了北平,故宫又变回了紫禁城。选择雪景模式游故宫,欣赏太和殿金光灿灿的宫殿,漫步在御花园白雪皑皑的胜景中,真的太美了,好想身临其境地去体验一下下雪的故宫呀!”“走进重华宫一个个院落和房间,我看到那些已消逝但真实存在过的故事:翩翩少年的乾隆、三好学生的乾隆、爱妻狂魔的乾隆、农家乐审美的乾隆……在‘巧手夺天工’版块,我发现原来传统工艺可以美到极致,原来每一项非遗技艺的背后,都是人的传奇。”“云”游成都博物馆的任娜同学兴奋地说到。“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宝级文物有整整18件。一路上,因为一件又一件宝藏赞叹不已,真可谓是一眼万年。”吕令东同学激动地说到。“壁上乾坤,陶冶三晋,万里茶道…山西的陈列以‘晋魂’为主题,全方位展览让我们为山西的历史所折服。”“云”游山西博物馆的史昊同学说到。
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们纷纷做起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者,“打卡”家乡博物馆,探寻家乡历史文化,做历史的见证者和传播者。英语1902班戴靓秋同学来到家乡张家港博物馆,用英文带领大家探访馆内的民俗文化展厅。英语1902班封雨青同学来到家乡南京的朝天宫,用英语介绍了这座江南地区现存建筑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官式古建筑群落。英语1902班戴雨同学前往家乡的常州梳篦博物馆,用英文向大家介绍了梳篦这一中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博物馆集中展示了梳篦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和创作精品。商务英语1901班徐雨同学,通过拍摄视频的方式,带领大家探访家乡泰州的兴化市博物馆,重点介绍了郑板桥的经典书画作品,并配以英文简介,让中外朋友们深刻领略中国古代书法、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法语1901班吴梦同学带领大家来到了家乡江苏东海的水晶博物馆,馆内汇聚了东海及世界各地品质最好、工艺最精美的天然水晶奇石和水晶工艺品,演示天然水晶形成的奇特景观,向大家展示水晶世界的晶莹之美与无穷魅力。法语1901班的李烜仪同学来到家乡贵州的纺织博物馆,通过视频,向大家展示了各种传统的纺织机器、纺织品,并用流利的英文介绍了家乡这项传承千年的纺织技艺。法语1901班黄祎玮同学则来到了家乡江苏无锡的中国泥人博物馆,用法语向大家介绍了惠山泥人这一流传数百年的传统民间技艺,惠山泥人这一技艺是江南水乡数千年以来耕种文明的璀璨结晶,是江南地区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更是当地世代人民对生活的感悟的化身。
参观了家乡的博物馆之后,同学们都纷纷表示,这场博物馆“打卡”之旅让他们对家乡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作为外语学习者,他们立志努力学习,夯实专业技能,为将来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打好坚实基础,为家乡以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贡献绵薄之力。
(法学院 外国语学院)